Edit This Menu

2018年1月29日 星期一

數位攝影的多元表現樣貌

■ 銀鹽攝影與數位攝影的轉捩點
  攝影術自1839年發明以來,在社會大眾的認知裡,主要的角色就是可作記錄、可作為證據的。因此「記錄真實」長久以來成為攝影的本質,直接攝影(straight photography)也成為早期的攝影主流。
  但自1960年代,西方攝影教育開始導入藝術相關課程,始於1960年代後期的「後媒材」,使攝影家和藝術家跨越媒材之間的疆界,將攝影、繪畫、雕塑、表演結合在一起,使得攝影成為觀念藝術的載體。這類的攝影藝術主要的意圖不是引起美感,也非傳統現代攝影的概念,而是表達思想觀念。許多藝術家挪用大眾文化裡的攝影影像作為藝術創作的既成物,如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Andy Warhol1928-1987)使用攝影為媒材的攝影版畫,已脫離傳統攝影的觀念。(1)

(1) 安迪·沃荷,毛澤東 壓克力-絹印 1972 
  1980年代之後的所謂「後現代攝影」,其主要特徵之一就是攝影與美術的越界與結合,許多看似直接攝影的作品,其內容卻是虛構造假。攝影不再是從自然取得,而是從文化脈絡製造。這類「操作攝影」,發展成為「編導式攝影」、「捏造的攝影」、「虛構的攝影」及「劇場式攝影」等,也直接挑戰攝影是紀錄真實的神話。
  像美國女性攝影家辛蒂·雪曼(1954— ) 身兼其作品的模特兒與攝影師,以自身扮演盛行于歐美5060年代初期,電影中各式的女性形象,而以自拍方式聞名。這種藉由藝術家自身的角色扮演,展示自我的生存原則和視覺觀念,表面上雖然使人信服,但也混淆觀者對攝影的認知。其作品內容除了表現出後現代藝術的特質,如:影像的挪用( appropriation)、擬像(simulacrum)、劇場性,還涵括消費文化中的虛幻與真假之間的辨證。(2)
(2) 辛蒂·雪曼 無題 #96 1981,此作品於2011年在紐約佳士得拍賣389.05萬美元。
        1980年到2000年,是攝影本質轉變的年代,此時數位攝影已逐漸淩駕使用銀鹽感光材料的傳統類比攝影。彩色攝影逐漸成為主流,而偏離大部分傳統攝影標準的作品也開始湧現。此時,所謂大師手法漸被漠視,強調的是作者的原創性、獨特性與自我表現的本質。那些能夠成功整合傳統與現代、地方性與現代性等多重指向的作品受到青睞,非西方的、女性的、少數族群等攝影作品得到更多重視。
  進入21世紀,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數位成像技術,連同無限的網路展示與運用,照片的傳播也不再僅限於畫冊或展覽,更多的是使用網路傳播。數位攝影逐漸改變了所有人對攝影的看法,數位技術給予攝影一種全新的特質,那就是無限的可能性。
後攝影(Post–Photography)
  1992年威廉.約翰.密契爾(William John Mitchell1944-2010)於「重構之眼:後攝影時代的視覺真實」(The Reconfigured EyeVisual Truth in the Post–Photographic Era)一書中強調:所謂數位影像就是以數位形式編碼的影像,可保存在儲存裝置,可在網路上傳送及接收,可以顯示影像於各種不同的裝置上,或列印於各種不同的材質上。數位攝影不像類比攝影持有化學變化的物質性基材,他是建立在01的資料轉換,是非物理化現象的影像。因此密契爾稱進入數位攝影的現代為「後攝影時代」。
 「後攝影」一詞是許多西方學者用以描述使用底片(film-based image)為主的傳統攝影之外,藉由電子、數位成像的攝影形式,所產生的靜態影像。我們可以藉由以下學者對「後攝影」的論述,瞭解數位攝影的特質。
 「後攝影」指的是數位科技的「可變易性」使得攝影失去真實,也就是所謂的「攝影死亡」之後的攝影。攝影不再等同於真實、真理、原創等等概念。我們進入一個無法從擬像分辨真實的年代。  (Batchen, 1994: 47)
  數位攝影的「可變易性」因為更容易,使得攝影長久以來能「記錄真實」的立論崩潰。而「可變易性」與「可操控性」正是數位影像的特質 (Savedoff 1997)
  無論是記錄真實的或電腦渲染(computer rendering)的「數位成像」都能合成處理,「後攝影」允諾一個「真實的」與「非真實的」所混合的新影像,這虛擬的文化將開放新的存在與經驗 (Robins, 1996: 156-7)
 「後攝影」是種藝術現象,用以形容那些具有攝影的性質,卻不是傳統攝影媒材的藝術作品。他帶有「後媒材」的特性,也就是複合媒材、跨領域的攝影性質,攝影家可自由的使用各種攝影形式,表現多元的攝影實踐。
 「後攝影」時代,攝影家因大量拍攝的結果,將逐漸擁有大量的攝影檔案,這些檔案或存在於硬碟或儲存於各種儲存媒體,或成為影像資料庫而被保存。可見的未來,這些攝影影像主要將會儲存於雲端或存在於網路,而不是真實的世界。同時,許多攝影的影像不再以紙本輸出為目的,而是只存在於電腦、電視或手機的銀幕顯示,或經由網際網路成為大眾傳媒的主要部份。 
後攝影的影像樣貌 
于當代數位攝影的廣義範疇中,依呈現方式大致可以分成三種類別:
一、直接數位攝影
二、數位合成
三、電腦虛擬影像
這些攝影影像的創作,基本上都是採用「數位成像」的方法。其創作過程,或是從攝影開始,或是從攝影終止,或是中途採用攝影。完成的作品具有攝影的特質,卻不一定是傳統攝影媒材的藝術作品,可說是「後攝影」的藝術創作。 
一、直接數位攝影
數位攝影依然是攝影,在拍攝過程中與傳統攝影並無太大的差異,在實際使用中還是一樣,可作為事物的紀錄方式並且延伸利用,只是影像的呈現方式與傳統有所不同。 
二、操作的直接攝影
  數位影像是由像素所構成,每一像素記錄著顏色、明暗與座標位置。當數位改變時,顏色、明暗與位置也就可以改變。因此就數位影像的本質而言,數位影像不受限於拍攝時所紀錄的一切,而可以不受限制的被修改、增減、複製或接合成大圖。 
  如德國的安德瑞亞古爾斯基Andreas Gursky 1955-),他師事觀念藝術家和極簡主義攝影大師貝歇爾(Bernd and Hilla Becher)夫婦。他利用類型學的攝影方法,長期持續拍攝世界各地外型相似,且功能相同的主題,例如國際市場、高科技產業、體育運動場、證券交易所等。
  他的作品都是以遠景眺望巨大宏觀的場面,利用電腦合成,將大量的照片巧妙地併接起來,產生超大尺寸的巨幅作品。在這些作品中,人的影像非常渺小,幾乎要隱沒背景之中,讓我們看到微小的人類與巨大的文明象徵之間的強烈對比。其作品的美感,來至於宏觀與微觀的並置,一方面展現工業社會「數大便是美」的壯闊、密集及壓迫感;另一方面,也吞嗜了人類個體的存在,藉以表達作者對於當代文明的反思。(34)
(3) Andreas Gursky 99 Cent II Diptychon2001
        安德瑞亞古爾斯基所拍攝的是所有物品都只賣99美分的美國大賣場內部。於2007年倫敦蘇富比拍賣會拍出335萬美元。


(4)  Andreas Gursky Rhein II》(1999
         此作品《萊茵河 II》,於2011年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拍得4,338,500美元。曾創世界第一高價的攝影作品紀錄。
  Andreas Gursky說他構想了一年半,最後才拍了這作品。他使用數位技術,去除了影像中地平線上的所有細節,包括對岸有座工廠,煙囪高聳,周邊的建築、河邊的散步者、接駁船、天氣氛圍等,保留下來的不僅僅是一條現代化的河道,而是以圖像的方式顯現一種現代化的思維。這一作品實際上描繪的是萊茵河上真實但並不存在的一段。
  佳士得公司認為這張作品並不會讓人感覺到是某一段的萊茵河,而是透過河水展現整條河的景色。簡潔而富有韻律,如同流動的旋律,又有極簡主義色彩,體現了我們這個時代對美的理解。同時巨幅的畫面展現更豐富的細節,不只是一種圖像,更是一種對真實世界的闡述,某種取自真實世界的摹本,而回歸到內心的抽象理念。
  就像保羅.維希留(Paul Virilio 1932-)所說的,他曾經用「心理影像外在化」來表示數位攝影表現方式的異位元。他說:「影像有兩類,一類是光學的、視覺的、客觀的影像。另一類是潛在的、想像的、心理的影像」。並且認為後者包括前者。今後的數位點陣圖,將進化為「心裡影像」的形式,而不是「眼裡影像」,想像與現實將變得更加難以區別。現實與虛構如何相互交迭,是要確實認清及思維的議題。
  Andreas Gursky 的作品看似「紀錄攝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其實是數位合成的。他的電腦處理並不是要捏造畫面,而是強調畫面重點,使畫面更精簡有力。Andreas Gursky這種看似直接的紀錄攝影,被稱之為「操作的直接攝影」 (manipulated straight photography) 
三、構成的紀實攝影(後紀實攝影)
  艾德蒙.庫歇(Edmond Couchot)在影像的數位合成(The digital synthesis of the image)1982 一文中曾指出,數位影像與過去的攝影存在於不同的時間與空間中。傳統是「此曾在」,而數位是「我們被帶到那時空中看那影像」。
  荷蘭攝影家雷尼爾.傑裡森(Reinier Gerritsen),於2009年,花七周時間,拍攝紐約華爾街周邊的地鐵,出版「華爾街站」畫冊。他繼承傳統街頭攝影的拍攝手法,同時,也使用Photoshop影像處理手法,其作品第一眼看上去,被攝者是處於被抓拍的狀態,其實是攝影家從大量的拍攝畫面中選取合適的影像拼貼而成,是精心重構的畫面。(5)
(5) 雷尼爾.傑裡森 Wall Street Stop 9.03AM 22-01-09 2009 
  這意味著機械複製的傳統攝影型態已經改變,數位攝影已經不如傳統攝影般受限於原本實體世界的限制。在數位影像的世界中,人類可以隨意使用裡面的元素,重新組合後產生新的元素。這不能算是無中生有的概念,只能認定為是一種「結合」(recombination)的表現形式。攝影家將這樣的紀實稱為構成的紀實,在21世紀則可以說是「後紀實攝影」。
  數位攝影似乎不再只是停留在傳統攝影對現實的再現,而是朝向重寫現實的影像邁進,並且試圖在這之中對影像創造提供更多新的可能性。當然不能說這樣的數位技術的運用在紀實攝影中有了合法性,但至少提供紀實攝影的另一種可能。 
四、數位合成影像
  數位影像的「可變易性」與「可操控性」特質, 使得數位合成成為日漸蓬勃的趨勢。數位合成只要有攝影的元素,任何事物都能無中生有創造出來。就我的經驗:只要想得到的,就都能創作出來。這無形中拓展了攝影創作的無限可能性,同時也使攝影很容易地跨界與藝術相結合。
  華裔美籍藝術家李小鏡(Daniel Lee 1945-)於1993年開始利用電腦的合成變形技術,創作出一系列人獸Manimals)的作品。
  他利用中國傳統十二生肖的概念,將某個生肖年份的人臉與該生肖的動物臉合成在一起,產生介乎人與獸之間的肖像。這種「混種」與「變形」是李小鏡作品的主要表現手法,除了圖像本身之混種概念,同時透露一種古代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文化的交雜性。不但具有強烈的視覺爆發力,同時具有優雅的劇場性的影像作品。(6)
(6) 李小鏡 12生肖1993
        加拿大藝術家傑夫・沃爾(Jeft Wall1946-)利用電影編導的方式,以相機捕捉攝影的畫面元素,再利用數位合成的方法創作作品。他說:攝影家分成農民獵人兩種,此前的攝影藝術家傾向于扮演獵人的角色,游走於世界各地的大街小巷,孜孜以求於決定性的瞬間;他則扮演了農民的角色,有效的種植和培育自己的果實。沃爾認為攝影家如同電影導演,可預先設計表演的內容,掌控著光線、人物姿勢與道具的擺設,使作品呈現出戲劇般的故事效果。(78)


(7) 傑夫・沃爾 疾風(後北齋)2500 x 3970 mm 1993
        此作品靈感來自於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富岳36景》其中的一幅作品。 

(8) 葛飾北齋 駿河灣的江尻 彩色木刻版畫 1830-1833 
  畫中的農夫被沃爾以一些業餘演員所取代,場景則在美墨邊界的提華納(Tijuana)小鎮的郊區。如同畫面所示,扮演上班族的人物是西裝與公事包的現代打扮,一陣疾風將公事包內的文件吹起,一張張的白紙在空中飛舞,其他人則抱頭屈膝躲避強風的吹襲。
  這件作品使用超過100張的照片,整個處理過程約一年多,以數位合成的方式實現了無縫的攝影蒙太奇,給人捕捉真正霎那時刻的錯覺,是美感與幽默感俱備的作品。
  沃爾的作品都是大畫幅尺寸,並採用大型燈箱作展示,逼近電影的效果,這使得作品主題得到最大化的彰顯。 
  東德藝術家羅瑞塔盧克斯(Loretta Lux 1969-)的作品,則是利用Photoshop軟體,結合數位繪畫與攝影合成為一體。
  她童年父母離異,大部分時間與祖父母一起度過,「那時他們經常帶我去各式各樣的展覽館和畫廊,所以,我至今仍然對古典風格情有獨鍾。」她早期修習繪畫,其後轉成攝影,所以作品以傳統寫實繪畫作基礎,結合數位攝影合成而成。
  其創作歷程是先在心理產生想像,再依照想像畫出攝影用的背景,然後讓孩童穿著舊時衣裳,放置在背景之前拍攝,最後再利用Photoshop 將攝影影像與繪畫作合成。每件作品大約要花2-3個月時間來完成。
她自認為自已是畫家而不是攝影家,尤其是畫面的構成:迷人的粉彩色調、詭異的構圖、冷酷的形式,都來自德國的寫實傳統。
        她的作品主題是關於孩童時期的想像肖像,作品中的孩童,看似天真可愛,卻與背景環境疏離,顯示了孤寂脆弱的一面,也反映了她自已孩童時期的回憶與人生經驗。(9)
(9)羅瑞塔盧克斯 女孩與彈珠 2005
 五、電腦虛擬影像
  電腦繪圖是一種可以在數位世界中無中生有、創造現實世界中不存在的一種影像產生方法。隨著數位科技的進步,目前幾乎所有的自然物件皆可以用數位的方式被創造出來,這似乎也暗喻未來的自然形體描繪,將完全被數位化所取代。同時影像的組成方式已經可以完全由電腦掌控,而不需要任何影像材料,直接便可以建構出影像來。
  在攝影尚未邁入數位化之前,我曾擔任3D電腦繪圖的教學,所以深諳3D生成自然物件的方法。攝影邁入數位化後,我曾跟年輕的學生打趣的說:您們可以趁年輕學習利用3D軟體來建構美女,如此就不需要外拍或在攝影棚拍模特兒了。利用3D電腦繪圖的功能,可以不用攝影機、不用真實的模特兒、不用空間與場景,而無中生有,虛擬、創造出有如攝影一般的影像世界。在3D擬真的世界裡,3D美女的姿勢可任意擺佈,攝影角度、燈光效果、環境氛圍等皆可隨心所欲任意調整。這種利用電腦建構擬真的自然物件,在商業電影中大行其道也屢見不鮮,其技術之純熟,自不待言。 
  弗朗西斯科A.柯蒂納(Francisco A. Cortina)出身於古巴,曾擔任夢工廠動畫 (Dreamworks Animation) 公司的角色技術總監,參與製作最終幻想之靈魂深處駭客帝國動畫版鯊魚故事魔力女戰士等電影。2005年創辦自己的公司Cortina Digital,為視覺效果,動畫和視頻遊戲行業提供3D角色發展、諮詢和外包服務。(101112)
(10) 3D影像的建構,一般是先建立線框網格架構(Wire frame Mesh),一如做燈籠一樣,先做出框架,再貼表皮。這是柯蒂納在小偷_獵戶座(Thief_Orion) 裡所做的線框網狀架構。
(11) 貼了皮膚的表皮,再打燈光後,所完成的3D擬真效果。
(12) 柯蒂納所做的雅克海軍(Un Navy Jacques)3D頭部特寫。
        .封庫貝爾塔(Joan Fontcuberta 1955-)是西班牙一名大學教授、作家、攝影師、觀念藝術家及策展人。 他的「沒有記憶的自然景觀」系列,是掃描畫家及Man RayStieglitzBrandt等攝影名家的作品,然後以Terragen軍事衛星地形成像軟體,將既有的平面照片轉譯成虛擬的3D地景。這些「像攝影的圖像」完全超越現實與客觀的複製。(13)
(13) 封庫貝爾塔Brandt的作品經由Terragen軟體所轉換成的3D虛擬地景作品,2006
         其代表作品是1988年,在紐約MoMA展出的虛擬裝置作品Fauna(動物志),在該展覽裡他展示了一些被精心操作過的紀錄性檔案,包括:攝影、X光片、田野繪畫、旅行地圖、動物圖騰卡片、聲音紀錄、錄影、被解剖的動物標本、實驗室儀器、物體、書信手劄等等。這件跨領域的裝置,呈現出一系列看起來完全是真實存在的生物系統及紀錄檔案,卻完全都是他以虛擬的方式,將真實的物件重新組合、製造出來的詭異又虛幻的世界,藉以顛覆一般人習以為常的認知:攝影是紀錄真實、科學即真理的概念。他說:攝影是一個專制的工具。當我們看到一個圖像,我們相信這是一個事實的畫面,但是這僅僅是個慣習。我的任務是告誡人們,攝影是有被篡改的可能性。(14)
(14) 封庫貝爾塔 動物志裡虛擬的動物,1988
結論
檢視新的科技時代所帶給我們的視覺,可以發現到數位攝影不但繼承傳統攝影原本對於影像「再現」的使命,它更運用其自身所擁有的數位特質,重新對於影像創造出「重寫」、「合成」與「創造」的數位新思維。這不但創造新的表現形式,也多多少少改變我們對攝影既有的理解。
可確定的是攝影因為科技的改變而改變,數位技術拓展了當代攝影家的創作空間,更多跨領域的藝術文化,因為數位化而融合。所以不論是技術、應用或目的,攝影神話將會不斷被超越。
對於攝影家或攝影發燒友,數位時代也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機會,如果能充分利用網路上的圖像資源,對於藝術創作和提高審美情趣,都是非常大的幫助。對於有心者,更可以利用網路行銷自己的作品。互聯網路將成為大家展示作品的最大攝影博物館,因此,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攝影家。
註:限於篇幅,文中所提的攝影、藝術家只是一些案例,大家可善用網路資源,進一步搜尋瞭解相關議題及攝影、藝術家的創作背景及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