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This Menu

2023年4月29日 星期六

家將臉譜11-官將首(一)

        始發於北台灣的家將團,除前述青山、鯤溟及武英八將團外,就屬「官將首」最為特別。他是發源於新北市新莊地區,有別於八家將、什家將、八將團等的特有將種。

              官將首最早見於新莊地藏庵(大眾廟)的繞境活動中,每年地藏庵出巡繞境時,會有信眾自願化妝成將員,在駕前開路還願,在當時稱之為「八將腳」或「香腳」,純屬自發性行為,故無固定組織及相關儀式。

1912年,開始由兩人分別扮演大眾爺之紅面、綠面先鋒官,因為他們是帶領諸將腳之首,俗稱官將頭,後為好聽改稱官將首。「官將首」之名稱則見於民國四十五年板橋慈惠宮之「賞 一父三子官將首」錦旗,此一名稱為後之傳習者普遍採用,至今成為定名。

              俊賢堂成立於日大正元年(西元一九一二年),由杜逢時等人發起,當時在大稻埕、艋舺等地的迎神賽會極為興盛,新莊人本著「輸人不輸陣」的心理,由新庄街、中港厝庄、頭前庄三個角頭的頭人(仕紳)共議,以文武大眾爺為主神,發起農曆四月三十日的「暗訪」與農曆五月初一的遶境(新莊大拜拜)活動,並組成「俊賢堂」來負責整個活動的事宜。

1925年,創始官將首的黃秋水先生開始擔任綠臉的官將頭。

1945年,擔任地藏庵俊賢堂的負責人黃秋水,與隨軍來台的好友周漢儀少將討論官將陣法,周漢儀對於福州一帶的家將頗為熟悉,將其大陸家鄉之地藏王菩薩駕前增、損將軍的臉譜、符祿、陣式等相關資訊教與黃秋水及其子黃觀銘。

1949年,新莊地藏庵正式成立官將首首團,由黃秋水扮演損將軍,黃觀銘扮演增將軍。開始進行開光降靈、三趟喊班等儀式,將先鋒官身分提升為地藏王菩薩的左右護法。

1950年,因雙人難以變化陣勢,在請示地藏王菩薩後,又加入一位增將軍,分別持火籤、虎頭牌,都是赤面。由黃秋水的另一位兒子扮演。成為目前最常見的三人基本編制。

1978 信徒與遶境地域越來越寬廣,使隨駕的藝陣團體及廟方執事人員漸感吃不消,因此於1978 年間經開會協調,由中港區及頭前區合為一厝稱「中港厝」,另外新莊街則自成一街號「新莊街」,自此形成一廟兩處迎神之盛況,同時「官將首」陣亦從此分為兩陣。

1979  因舊有成員多留在新莊街幫忙,致使中港厝反倒商請三重城隍廟高景清督陣指導架式,而面譜亦稍後由黃秋水指導。至此,「官將首」陣因薪傳得宜而威名遠播,名聞鯤北。

1984年起,台疆城隍廟的高景清因還願而擔任新莊的官將首。對官將首的陣頭身段、步伐及儀式進行諸多改良,使更具可看性。他也是首位卸任後於其他地區教授官將首的人,使此將藝傳衍至北部各地。

1993年 新莊地藏庵中港厝俊賢堂將原本還願之香將裝扮之「引路童子」、「虎爺將軍」兩個角色納入中港厝官將首團編制中,擔任官將首巡遊時的先鋒,成為五將編制。

              民國八十四年迎神繞境再分出「頭前區」,第一年繞境係由中港厝徐君恆等人支援,隔年在中港厝教導下,頭前區亦成立官將首團;至此三組官將首各負責一區繞境。

2001年,新莊地藏庵中港厝俊賢堂,以新莊地藏庵董大爺廳內壁畫上彩繪有「謝將軍」、「范將軍」及兩位「排爺」等陰司神將為由,將此四位神將納入新莊地藏庵中港厝官將首團編制中,成為九將的編制,世人稱「幽冥官將首」。

              昔日的俊賢堂共有三組陣頭:分別為新莊區中港區及化成區(承藝於中港區)三組。這些陣頭裡的成員也多以自己的居住地為主而組成該地區的陣頭,因此,中港俊賢堂的子弟就多來自中港地區,現在它成為新莊地區碩果僅存的一個陣頭。三區在陣法及步伐上依照耆老傳授後各門派加以改良,共同點是創新而不失傳統的使命

              增、損將軍可視察人間善惡,增將軍遇善人則增加其壽命,損將軍遇惡人則減損其壽命。

損將軍:畫綠色臉譜,手持刑具為三叉槍,居陣中間。
增將軍:畫紅色臉譜,手持刑具為手銬、火籤或虎牌。
藍臉增將軍:原先兩位增將軍皆為紅臉,後來高景清為求變化,研發新的藍色臉譜。紅、綠、藍遂成為官將首三將之主要色系。
虎爺將軍:臉譜為黃色虎臉,手持刑具為虎頭鍘或手持大刀,身著黃衣戰甲。具有引路開道斬凶除惡的功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