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家將文化始於清道光年間,當時駐守台灣的清軍,在台南瘟疫橫行時,以福州人為主的官兵祭拜源自大陸福建的瘟神五靈公,以祈求部隊平安。在中國民間信仰,五靈公曾經為救世人免受瘟疾而犧牲生命,所以成為逐疫之神,又名五瘟神或五福大帝。清總鎮署的福州籍官兵因感念神恩從「福州白龍庵」分靈五靈公來臺,於總鎮署衙門內建廟為「全臺白龍庵」, 祀奉五靈公主神老大顯靈公張元伯。家將文化也隨著「福州白龍庵」什家將傳衍至台南「全台白龍庵」的什家將,成為台灣家將之起源。(台南白龍庵的建立時間不會早於1863年(同治2年),而家將團於1898年(明治31年)已開始活躍於白龍庵的驅瘟活動中)
日治時期,總鎮署被改建成日本陸軍經理部廳舍,署衙內的白龍庵也被拆毀,部分文物與神像安置到元和宮內。台灣光復後,信徒隨以張部為鎮殿開基主神,並將鐘、 劉、史、趙四部的神像補刻完整,改稱「五福大帝」,重建於台南「大銃街元和宮」「全台開基白龍庵」,全稱「臺南大銃街元和宮全臺白龍庵」,主祀元和宮原本所供奉的保生大帝及白龍庵的五福大帝及部將。其五靈公系統即是從總鎮衙搶救出來的大多數神像,保留至今,白龍庵如意増壽堂就設在元和宮的右廂房,其什家將雖為臺灣最早的家將團,但因寄人籬下,有志難伸,所以2022年1月正式成立「台南市白龍庵如意增壽堂文化協會」企圖與元和宮分家,另立門戶。
早期家將陣頭只有什家將,如台灣最早的家將團-台南白龍庵如意增壽堂及後來從福州白龍庵分衍的西來庵吉聖堂都稱什家將。什家將出軍時主要家將角色有甘、柳、謝、范四將軍與春、夏、秋、冬四大神,加上文、武判官,計有十位家將。有些陣團實際出軍人數眾多,最完整的為十三人,將引路的刑具爺和負責傳令的文、武差都列入為將,而稱為
「什家將」(什,音「ㄗㄚˊ」代表「雜」、「多」眾多之意)。
圖為白龍庵如意增壽堂什家將的陣前文、武差,及甘、柳、謝、范四大將軍與春、夏、秋、冬四季大神,及文、武判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