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產生2__物體色
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的各種物體色彩,都來自於該物體對光線的反應結果。所以依據物體的特質,我們所看到的物體色主要有三種型式︰
1、光源色:
是來自於本身會發光的物體,如霓虹燈、螢火蟲…等,這些光源直接刺激到眼睛,形成色彩,稱為 「 光源色 」 。
2、透過色:
是光線透過透明或半透明的物體,所產生的色彩,稱為 「透過色」。 透過色會牽涉到照明物體的光源色和透明或半透明物體本身的顏色。如果照明的光源是無偏色的白光,則物體色是甚麼,就看到甚麼顏色,較容易理解。但若照明的光源有顏色,就比較複雜。要解釋這現象,首先要瞭解色彩的「敵我關係」。色彩跟人是一模一樣的東西,有家人、朋友,也有敵人或對立關係的(參看圖一)。在色相環上,每個顏色旁邊的顏色就是家人或親朋好友的關係,愈近關係愈親(色彩學上稱為具有共同血緣的顏色,如紅與橙,有紅的血緣)。相反的,顏色之間在色相環上離得愈遠的愈對立,最對立的顏色是在色相環上互成180度的兩個顏色,我稱他為敵人(如黃綠與紅紫)。若色相環是對的(很多教科書或網路上所看到或引用的色相環,其色彩關係其實是有問題的,以後我會說明),成180度的顏色是互補色(以後說明),每個顏色只有一個互補色,換言之,每個顏色的敵人只有一個。同樣,敵人的旁邊也有親朋好友(在其兩邊的顏色),每個顏色跟敵人親朋好友的關係,就是對比色。所以每個顏色的對比色有很多個,但補色只有一個。請務必記得這種顏色的關係,他不僅僅是色彩學上配色的基礎,在傳統與數位攝影上,也是必需要記得的色彩關係。
如在傳統銀鹽黑白攝影,會使用濾鏡來控制反差及調子,其原理就是利用色彩的敵我關係。當我們要讓景物中的某一個顏色變淺(如紅花),就用親朋好友關係的顏色濾鏡,如紅色或橙色濾鏡,因為他會讓紅顏色透過更多,進而增加紅色的曝光量,致使紅色變淺;同樣原理,要讓某一個顏色變深(如綠葉),就用敵對的顏色,如紅色濾鏡,他會阻絕綠色通過,而減少綠色的曝光量,以致於變深。
上圖沒有使用濾鏡,花與葉深淺接近,使黑白影像沒有對比及強調。下圖加了紅色濾鏡,使花變淺,枝葉變深,而強調了花。
攝影教科書上常見的例子,就是拍攝藍天白雲的風景時,要使用黃色濾鏡。因為黃色濾鏡與藍色天空是敵對色,會使藍天變暗來凸顯白雲,使白雲更白。所以瞭解顏色的敵我關係,就不用死背教科書上的濾鏡使用表格。同樣,我在教學生傳統彩色沖印及數位影像處理的偏色校正時,也會要學生瞭解這種敵我的顏色關係。後面我們再詳述。現在回到透過色的顏色呈現,就很容易明白了,當照射的光線與透明或半透明物體的顏色,是親朋好友的顏色關係,就會讓光線的顏色通過,所看到的顏色就是光線的顏色加上透明或半透明物體本身的顏色;若照射的光線與透明或半透明物體的顏色,是敵對的顏色關係,就會阻絕光線的顏色通過,所看到的顏色就是加深透明或半透明物體本身的顏色。
3、表面色:
是不透明物體的顏色,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顏色。不透明物體的呈色原理是:光線照射到不透明物體時,物體的表面會吸收光線的某些顏色,同時反射沒被吸收的其他色光,被反射的光線顏色刺激到眼睛,就成為我們所看到的物體色。而這種反射光的色彩即是 「表面色」 。
如圖二所示:當物體的表面反射全部的光線時,我們會看到白色;而物體的表面吸收全部的光線時,眼睛因為沒有任何光線的刺激,就會看成黑色;同理,洋紅色的物體,是因為其表面反射紅、藍光線,而紅、藍光線混合便成洋紅色。
色彩的產生3__眼睛與色彩
眼睛是色彩知覺的主要器官,其感覺色彩的過程如下:(參看眼睛的結構圖)
光線首先經過眼睛前方的眼角膜,眼角膜內有虹膜所形成的瞳孔,會隨著光線的強弱來調節進光量的大小。接著通過水晶體:它類似相機的鏡片,可由眼睛周圍的睫狀肌,來控制及改變其形狀,使遠近不同的影像能正確的聚焦,形成清晰的影像於視網膜。視網膜:位於眼睛的後端,分佈有負責知覺色彩的細胞,他們分別為感覺光線色彩的錐狀細胞,及感受光線強弱明暗的柱狀細胞。正對視軸的中心,有一個不到2毫米的淺坑,稱為中心窩,是光線感受密度最高的地方,也是視覺最為敏銳的區域。大約有600萬個錐狀細胞集中於此,負責感覺光線的色彩(色彩的視覺主要在此)。此區域柱狀細胞非常少,離開中心窩,大約有1億2千萬個柱狀細胞遍及整個視網膜,主要負責感覺光線的明暗。色彩知覺是先由柱狀細胞感覺光線的明暗,光線充足後,錐狀細胞才開始作用,感覺色彩。兩者相互作用解釋顏色和光線的對比。錐狀細胞又分別有能感覺紅色(R)、感覺綠色(G)和感覺藍色(B)的感色細胞,剛好對應於色光三原色的紅、綠、藍。
視網膜裡的錐狀與柱狀細胞
除了對色彩的基本知覺,眼睛更厲害的是為了適應生活環境的光線與色彩變化,會適當的做出各種調適,以維持對於色彩感知和判斷之常態。這是任何高科技的產品都無法取代或比擬的。不論您接受與否,這些色彩的調適,都會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色彩調節的現像有很多種,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色彩調節有:
一、明適應與暗適應:
一、明適應與暗適應:
明適應是指眼睛由黑暗環境轉到明亮環境所引發的視覺現象。如逆光瞬間,眼睛會感覺有點刺目的反應,但久之眼睛經過調適,便能適應明亮之環境,稱為明適應。反之,由亮到暗的視覺適應,稱為暗適應。眼睛因為有明、暗適應,所以在觀看景物時,眼睛可以感受到的亮度範圍會高達一百萬比1的光比,也就是約等於攝影上30級的光圈差異。但是照片能記錄的光比約7級的光圈(128:1),可見不論傳統軟片還是數位感光元件,所能記錄的亮暗階調是遠遠低於眼睛所看見的,這也就是為何在大太陽底下,常常會照出天空或皮膚泛白,而陰影全部烏黑的照片。因為眼睛看得到的陰影或高光的細節,相機是無法全部記錄下來,所以也就照不起來。
二、色彩的恆常性:
二、色彩的恆常性:
可以說是眼睛面對各種光線的顏色變化,可以做出自動白平衡的功能。當環境光線及觀測條件已改變時,人眼在認定物體色仍然不改其色的心理感覺。例如在燈泡下,白紙因受光線的影響會帶橙黃色,但人眼仍覺得是白紙,而不會將其視為黃紙。這樣的色彩感覺稱為「色彩的心理恆常性」。色彩的恆常性有利於生活,卻不利於攝影,因為眼睛常常看不出來光線是否已偏色。
攝影又稱光畫,是利用光線的一種藝術。一個受過訓練的攝影者,會知覺到光線的各種屬性是否適於當下的攝影,而做出正確的調控。其中對光線的柔硬、對比以及色彩變化(色溫變化),因為眼睛所見與相機所記錄的會不一樣,所以攝影時常因無知而產生錯誤的結果。所以攝影人,需要有以攝影為目的的光線判斷能力,養成對光線感知的攝影眼。
色彩的感覺不只是靠視覺器官,也受到經驗和記憶的心理影響,而產生視覺的調整。因此若對色彩的視知覺,有意識的操控,便可以產生色彩的錯覺。如圖三是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Edward H. Adelson眾所周知的一個色彩錯覺例子,方格A是否比方格B暗?其實它們是一樣的深淺。
攝影又稱光畫,是利用光線的一種藝術。一個受過訓練的攝影者,會知覺到光線的各種屬性是否適於當下的攝影,而做出正確的調控。其中對光線的柔硬、對比以及色彩變化(色溫變化),因為眼睛所見與相機所記錄的會不一樣,所以攝影時常因無知而產生錯誤的結果。所以攝影人,需要有以攝影為目的的光線判斷能力,養成對光線感知的攝影眼。
色彩的感覺不只是靠視覺器官,也受到經驗和記憶的心理影響,而產生視覺的調整。因此若對色彩的視知覺,有意識的操控,便可以產生色彩的錯覺。如圖三是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Edward H. Adelson眾所周知的一個色彩錯覺例子,方格A是否比方格B暗?其實它們是一樣的深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